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窦 建 德窦建德(573一621),清河漳南(今山东武城东北)人,隋末河北起义军的首领。
窦建德的父祖世代务农。他年轻时就很有胆略,武艺绝人,又能救济穷人,受到乡里百姓的敬重。曾当过里长,度犯法逃亡。
公元六一一年(大业七年),隋炀帝下诏 征 兵去 打高丽。窦建德被官吏指定当了二百人的队长。这年山东 患水灾,窦建德的好友孙安祖的妻子饿死,官府还强迫孙安祖当兵去打高丽,逼得孙安祖杀了县令,藏匿在窦建德家中。这时窦建德尚未起程,他向孙安祖建议,趁着人心思乱的 时候,去于一番大事业。又说:高鸡泊(今山东平原县恩城西北)方圆数百里,蒲草深密,在那里聚集人马,观察形势,等待时机,“必有大功于天下”。以后,窦建德又替孙安祖组织起一支数百人的起义武装,由孙安祖率领进入高鸡泊。在窦建德起程后,官府发现窦建德同 孙 安祖等起义军有联系,就把他的全家杀害了。于是,窦建德就带 着 二百名士兵,投依清河高士达起义军。
由于窦建德的声望很大,不久,附近的农民起义军如孙安祖和张金称的部下,也都前来归附他,他的队伍日益壮大六一六年(大业十二年),窦建德统率七千精兵,用伪降和偷袭的办法,击溃了隋琢郡通守郭绚的 军队,杀死 郭绚,威震山东。隋王朝又派太仆卿杨义臣进剿。窦建德建议高士达避开敌人的兵锋,机动作战,以逸待劳,何机出击。高士达不听,结果兵败牺牲。窦建德带着一百多个骑兵,攻占饶阳,收得三千多士兵,又回军平原,招集高士达旧部数干人自称将军,重振军威。他又接连攻下河北许多州县,队伍迅速扩大到十余万人。六一七年(大业十三年)正月,窦建德在乐寿(今河北献县)称长乐王,年号丁丑,设置百官,分治郡县。同年七月,隋场帝命源郡留守薛世雄带领三万军队南下,妄图联合王世充,南北夹击翟让的瓦岗军。
薛世雄至河间,驻兵于城南的七里井,准备先攻窦建德。窦建德一面选精兵数千人,埋伏于河间南面的大泽中,一面令驻守各城的义军撤离,声言要退到豆子鱿去,以造成薛世雄的错觉。夜里,窦建德亲率敢死队一千人,急速行军一百四十里,于黎明时,到达七里井。这时大雾弥漫,窦建德趁机率兵突入隋营,隋军崩溃,自相践踏面死的达一万多人。薛世雄仅带数十骑逃回深郡,不久病死。河间之战,窦建德消灭了隋王朝在河北的军事主力。不久,河北除了幽州以外,大部分那县都被窦建德起义军占领。六一八年(唐高祖武德年)十一月,窦建德改国号为“夏”,自称夏王,改元五凤。
窦建德自起义以来,每次打了胜仗,所得资财,都分给部下将士。他自奉甚俭,乎时只吃差菜和小米饭,他的妻子也从不穿绫罗锦绣。他平时能“与士卒均执苦”,在作时,身先士卒,“由是能致人死力”。他的军队纪律很好,既“无暴虐及民”,又“无淫凶于已”,“故兵所加而胜,令所到而服”。窦建德在军享宦傻之际,也能重视生产,境内出现了“劝课农桑,境内无盗,商旅野宿”的景象。但是,随着隋王朝的覆灭和军人武装制据局丽的出现,窦建德的思想反而转化到封建的正统观上来。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后,他遣使入吊。
后来他打败了字文化及,攻破聊城,首先去谒见萧皇后,“语皆称臣”,甚至穿着素服为隋炀帝尽哀,对于那些拥隋的官吏士人,他都一律目之为“义、“忠良”,“必加恩遇”。隋河间示王琼曾长期顽抗te起义军,诸将“请高之”,案建德不准,反严令诸将“敢妄动者夷三族”,并授王踪为瀛州刺史。隋滑州刺史王轨的奴仆杀王轨,献头给窦建德,窦建德认为:“奴杀主,大逆”,竟斩了王轨的奴仆,还把王轨的头送还滑州。六一 九年 四月,窦建德建起天子尴族,出入宫廷都有禁卫仪仗开道,摆出帝王的排场。这年十月,窦建德在洛州筑万春官,把都城从乐寿迁到洛州(今河北永年东南)。
六二O年( 武德三年)二月,唐高祖李渊派大军进逼洛阳,王世充求救于窦建德。窦建德于次年三月,率 军十余万,号称三十万,援王世充,驻兵河南成皋(今河南荣阳水镇)。李世民率军进驻武牢( 今河南求阳西),双方相持月余。实建德数战不利,军心混乱。部下凌敬向他提出北攻河东以威胁关中的战略,他不听,认为这是“书生之见”决心同唐军决战。五月,窦建德陈兵牛口( 今求阳县北),军营相连达二十里。唐军按兵不动,窦军求战不得。到了窦兵倦怠时,李世民突然指挥唐军进攻,窦军仓卒应战,被击溃。窦建德中架受伤,在牛口清( 今河南荣阳西北)被唐军俘获。七月,他在长安被害。
窦建德牺牲后,河北人民一直怀念他,为他建碑立祠。例如:在河北大名建有“窦建德庙”,临城县西北二十五里牛谷口有“窦王庙”,在保定县西南二十里有传说中的“窦建德墓”这些古迹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他的微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