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贵州省充分应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走出了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建设新路。截至今年3月底,全省已累计建成投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0个,累计减少井下岗位人员近万人。
井上,地面集控室中,新田煤矿综采队采煤机司机朱明按下操作键。井下,记忆截割逆煤流启动、顺煤流停止,工作面一刀刀煤炭被割下,全流程自动化作业。
这是6月19日,记者在黔西市新田煤矿看到的景象——煤矿的生产从“人工”向“数控”转型。
据介绍,新田煤矿是贵州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的4处煤矿之一,也是全省首家通过现场验收的智能化矿井。
“煤矿生产以前是‘人海战术’,如今人员逐步减少,综采队比过去减少了55人,工作面实现自动跟机移架,只要4个人就够了。”在新田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控制室,采煤机司机陈智勤一边操控着井下的工作面,一边和记者聊智能化建设后煤矿的变化。
新田煤矿矿长张高青介绍:“粗略计算,智能化建设大约为煤矿节约人工费用约440万元,智能化跟机率平均保持在90%以上,这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集中控制、集中调度、集中管理,减少了非生产性停产,煤矿原煤单月生产纪录最高达万吨。”
新田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是贵州煤炭行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。
目前,全省煤矿智能化辅助系统、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全部接入贵州“能源云”应用平台。此外,贵州省煤矿智能化运维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并在部分重点产煤县(市、区)试点应用,已入驻平台煤矿121处,为全省煤炭工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